• 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理财保险

钱何为就是流不进实体经济?

时间:2015-1-31 0:20:51   作者:淘乐网   来源:QYQL88866   阅读:626   评论:0
内容摘要:  [21君说]国内几个重要部门在最近的行情中都并不好过。尤其是央行。原本打算借着降息来压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促使资金涌向企业,而最终的结果是,股市成了吸纳资金的池子,企业该没钱还是没钱,社会的成本反而被抬高。  降息和降准,终极目的是让宽松出来的钱流入最需要它的实体经济。所以先看看...
  [21君说]国内几个重要部门在最近的行情中都并不好过。尤其是央行。原本打算借着降息来压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促使资金涌向企业,而最终的结果是,股市成了吸纳资金的池子,企业该没钱还是没钱,社会的成本反而被抬高。
  降息和降准,终极目的是让宽松出来的钱流入最需要它的实体经济。所以先看看上次降息的效果怎么样。
  估计效果怎么样大家已经有所耳闻了。据说管理层都愤怒了,又拍桌子了。他们调查了下情况,发现降了息,这些实体经济还是都拿不到钱。更甚的,实体经济自己都不愿意做实体了,人家别说拿不到钱,就算拿到了钱也是去投入股市了。
  中国人哪,就是这样。
  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无论如何钱就流不到实体流不到中小企业呢?
  关键就在商业银行。这些银行把钱都干吗了呢?还用得着说么,能到股市的就直接到了,直接到不了的,也要千方百计的绕一百个弯去股市。
  大家都说这轮股市是杠杆市,确实,融资融券带来了几千亿的资金。整个11月融资融券交易达22000多亿,相较前一个月的14000多亿,环比增长50%多。两融余额已升至9000多亿元,保守估计融资融券带来的资金超过了5000亿。
  也不过几千亿嘛。而且,融资融券余额急剧升高的同时,不少券商资本金压力日趋紧迫。融资融券差不多该到头了。
  不要紧,融资融券的杠杆相对银行资金来说,那只是冰山一角。
  过去一段时间,调查发现,大量的银行理财资金通过“伞形结构”隐秘的进入股市:三年前,一些商业银行和信托公司合作一种伞形信托,即在一个母信托账户之下为众多的中小型私募基金和大户提供股票配资。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广泛开展了此类业务。银行理财资金在这些产品中认购优先级,享受固定收益;私募基金认购劣后份额,承担为优先级保本保息的义务,其资金杠杆可以做到2到3倍,甚至5倍,远高于融资融券的杠杆水平。另外,伞形信托在单个股票限仓方面也更加灵活,形成了一个相对的监管洼地。
  伞形信托产品的规模没有确切的统计数据,或许几千亿或许上万亿。但它的潜力大。
  以前听到这个事情少,是因为以前这些配资资金之前只为高净值专户才提供。而如今,银行已经不甘心了,开始开发向散户提供股票配资的新业务,而且快速开展。银行放下身段开始搞这种业务,本质原因在于,这些理财产品资金一时间找不到更合适的投资产品。以往投资债券的收益率大幅下降了。原先高收益率的委托贷款,地产信托,它们的规模在萎缩了。这些资金非常饥渴,急需高收益高流动性项目来替代。
  配资只是最简便的方式交叠到股市。但你可知道,这些银行恨不得把所有的存款所有的资金都追逐这些高收益的项目,以往搞搞体系内资金空转,如今疯狂的股市则是这些高收益项目中的新贵。
  现如今,还有哪家商业银行傻到要去向中小企业放贷呢?别说股市了,横在中小企业上头更有意思的项目多了去了。今年的财政政策投入依旧巨大,尽管没有听说政府进行几万亿投资,但是高铁、核电、特高压、水利、环保等缺位的大型项目实际上并没有减速,如今是“结构性大投资”时代。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问题,既然国家支撑的项目没有进入稀缺状态,那么尚能温饱的商业银行,就没必要也就更不愿意去啃中小企业这些并不好吃的骨头。
  财政项目的虹吸效应,成为了抑制中小企业融资的关键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不到饿死的边缘,就不可能动脑子去考虑如何贷款给中小企业。
  当然了,商业银行也不是真能这么瞎折腾胡作非为的啦,至少也得在面子上给监管层一个交代。毕竟中国的商业银行体系跟美国不一样,商业银行是要听党的话的,连你行长都是任命制的。所以监管层还是有权利强制你放贷给中小企业的。
  这个时候,稍微“有点脑子”的商业银行,就玩出花样来了。上个季度开始,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干脆连存款头寸都开始下降了。商业银行摆出了一副“没钱怎么贷?”的无辜脸。你监管机构再有权力,我现在连存款都少了,你总没法逼我放贷了吧?
  一时间,各种“存款去哪儿?”的猜测升温。有人说,是被互联网金融冲击到了,有人说,是时代变了。其实存款哪也没去,无非上演了一场商业银行与监管机构之间的“暗战”。
  要知道,国外的银行业同样会在紧缩周期贷款额减少。不过人家说得很明白,就是有钱但是就是惜贷,因为出于资金安全考虑。这时候,国外的央行为了刺激银行贷款,往往是各种诱惑性政策轮番上阵。而这一切,到了中国,市场化的模式就会变味:上面一句“要放贷”你就不得不放贷,因为你是国有企业,不听话就走人;另一方面,贷款放出去之后的考核却仍然遵循市场化(出了坏账也要走人)。
  这还让不让人玩了?于是商业银行在这种政策环境下,自行演变出了一种惜贷的方式——表内资产出表。表象上就是存款头寸大幅减少。
  央行当然不傻,于是在降息之前那个周三的政策上,提出了光鲜亮丽的促进融资的利好政策,但是里面暗藏了颇具杀伤性的一条:非银行同业存款都算存款。也就是说出表的资金也要你缴纳准备金,整个商业银行体系要多缴纳两万亿准备金。这下商业银行慌了,于是就出现了那个周四某银行借钱但是借不着的一幕。
  说到底,中国银行业根本不是没钱,而是不愿意贷款。要是真的银行缺钱了,那么央行当时就首先是降准而不该是降息。当时降息并不是央行的妥协,降息是给需要资金的实体经济以信心。压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这才是关键。
  只是问题来了,回到开头说的,降息之后到现在,实体经济还是贷不到钱,效果还是没有很好体现。终归的问题是,其它方面还没有理顺,你再宽松,再降准,也没用,钱还是流不到实体经济。
  必须要把商业银行的那些口先给堵住再说。还没堵住之前,就再来个降准,那真是刚好继续去助推股市了。股市只会更疯狂了。
  所以国内几个重要部门在最近的行情中都并不好过。尤其是央行。此前的全面降息实际上成为了引爆本轮蓝筹行情的一个关键——央行心里是挺苦闷的,原本打算借着降息来压低全社会融资成本促使资金涌向企业,而最终的结果是,股市成了吸纳资金的池子,企业该没钱还是没钱,社会的成本反而被抬高。
  虽然怪不得央行——A股本身太便宜了这是历史原因。但是明摆着的问题是,央行必须要面对这个状态:后续继续释放流动性,不可避免的股市会成为进一步吸金的海绵,但是停止释放,意味着下游的不少企业很可能熬不过明年。
  所以我也深信,降准肯定是要降的,降息也还是继续会有的,只是眼前降的话,效果不是特别好。
  最后,再回到股市。看看这个最近这么疯狂的市场,央行不好过,主导了本轮行情的证监会也不太好过。但如今,他的态度逐渐明确了。这次疯涨,证监会实际上也非常尴尬。对于监管层来说,最愉快的莫过于慢牛行情,大家有得赚,念我的好,又没啥风险。结果各种因素的作用下,A股来了个火箭发射。
  这里面风险的快速累加、风格的不断变换让市场不断传出——指数上涨不赚钱的呼声。再加上,这种高度之后的风险释放,必然造成接盘侠集体阵亡,这又是天怒人怨。搞不好就是辛苦一场不落好。这也是为什么证监会在前脚降低融资门槛之后,后脚就压制债券质押。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涨太快了不好,但它必然还要再慢慢往上涨。支持它的正是海面之下的15万亿银行理财资金,还有几十万亿的信托资金等等。
  为什么过去五年,中国无法催生出大牛市?
  因为无风险利率过高。中国市场内的资金根本不关注你无风险利率的水平,中国的无风险利率长期维持在高位。就是因为有着理财、地产两个几乎稳赚不赔的畸形市场的存在,A股因为其高风险和赚钱效应低下,而很难获得资金的青睐。
  这种格局,随着上半年刚性兑付的破裂以及房地产的见顶迎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从一直在说的无风险利率上说,尽管出现了下跌,但是目前无风险收益率依然处于很高的状态,民间融资的利率是15%-20%左右,银行的理财产品在6%左右。未来无风险收益率会有一个持续下跌过程,且持续很长时间。目前欧洲、日本的无风险收益率都在2%左右,如果中国的无风险收益率从6%降到2%,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从刚性兑付市场出来之后,也许它们最好的选择就是股市。刚性兑付打破将使得未来出现全世界最大的资产大转移,打破刚性兑付将是股市的永动机。

标签:中国人 管理层 成本 
  大量小伙伴们还没有养成阅读后分享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分享,以示鼓励!您的阅览读使我们的劳动成果得以实现,您的分享是我们持续更新的不竭动力。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相关评论

淘乐网淘乐网淘乐网淘乐网淘乐网淘乐网淘乐网淘乐网

  Copyright © 2013---2017 淘乐传播有限公司对本站拥有管理权和所有权 联系方式QQ:754200824 邮箱:cnxc114@126.com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本网站免责声明:网站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和网友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帮助删除,谢谢合作!

豫ICP备15034738号-1 淘乐网官方微博